当拆迁遇到民间传统文化新时代建设应更具人文情怀

文章出处:新闻中心       发表时间: 2024-03-30 15:43:57

  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,源远不息,绵延至今。古建筑的千年屹立不倒,正如代代传承的文明,融入骨血,坐落在时空的长线里永垂不朽:北京的长城,蜿蜒盘旋,气吞山河磅礴万里;敦煌莫高窟的洞穴壁画,色彩斑斓绚丽多姿,乃世界工艺美术之极致典范;苏州的园林,堪称人间仙境,玲珑精巧,恬静优雅,是江南的风骨所在,也是文人雅士归隐的精神家园;长沙的岳麓书院,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,学脉延绵,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信仰;跨越两千年的交通图腾——廊桥,与简约朴素的大自然浑然天成,自成一体,令人心醉神迷.......

  艺术和美感凝固在千年前留下来的古建筑里。只要在古城走上一会儿就可以感觉到艺术的流动。江南水乡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,傍河而居的临河水阁,粉墙黛瓦,过街骑楼,穿竹石栏体现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体美;江苏留园的景物综合运用大小、曲直、明暗、高低等手法置于多层空间,层层错落,相互关照,以小见大,其漏窗、月洞花形各异,丰富多彩,景致似远不远,似断不断,浓浓的人文情趣油然而生;晚晴地主庄园——彭家楼子,建造于乡野之处,四周皆是田园风光,其以箭楼为中心,布局严谨,规模宏大,是农耕文明的建筑代表作.......

  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凝结、倾注在古建筑里,精妙的布局、灵巧的设计思路仍对现代人有所裨益和启示。古人在屋脊上通饰有一些脊兽用来划分建筑等级,分跑兽、垂兽及仙人等。屋檐上还有瓦当,瓦当在瓦的头端,能够更好的起到排水功能,瓦当上刻有图案,其图案设计优美,极富变化,有云头纹,几何形纹、文字纹、动物纹等,屋檐微微上翘,下雨时雨水不会滴进屋里;北京的四合院,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、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,布局合理、紧凑;徽州民居在室内设计上,讲究厢房不高于正堂,无高低缺陷,满足了大厅的采光需求.......

  中国的古建筑文化是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,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藏。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,时至今日,历经外部环境的沧桑剧变,以征收、拆迁为特色的城市化进程,正使古建筑经历物理意义和精神意义上的消亡,它的存在毒害和侵蚀传统建筑文化的肌体,在其强力驱使下,一栋栋满载历史背景和文化信息的古建筑轰然倒塌:山东省临朐县明朝建筑“三官庙财神殿”和“陈氏故居”被强拆,宣武区包头章胡同内的“拐弯抹角”,因2007年大吉片区拆迁改造被拆,始建于嘉庆年间具有480余年历史的“谭氏家庙”因棚户区改造被拆除,有1500年历史的陕西韩城古城被拆迁;南阳的最高学府,被赋予“文曲星座”之美名的清代宛南书院东讲堂遭到施工公司强拆等等,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令人心痛。当推土机无情碾过名人故居、历史文物,留给后人的将是一座面目皆非的城市,而撕裂一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在,是割裂和抹杀人们的记忆与思绪。

  诚然,拆掉一座古庙、一座园林、一座书院可能对于一个城市、一个国家是微不足道的事情,哪怕这里面有着几代人的心血和子孙后代的生活轨迹。因为理由只有一个:我们应该发展,政府需要政绩,国家需要与世界接轨,无可辩驳。但这种野蛮式的一刀切的强拆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?古代建筑文明和现代文明该如何有效衔接?怎样在城市化过程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?旧改新力如何重塑民间传统文化的辉煌?伫立在新与旧的十字转角路口,古建筑如何向死而生?在强拆和保留之间,我们进退两难,究竟该何去何从?

  但,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相较于以前的大拆大建碾压式的暴力方式,对古建筑的保护正一步一步变得文明、和谐。

  立法上给予古建筑保护的坚实后盾:有些地方条例紧紧围绕古建筑保护利用中要解决的问题,尤其是保护范围不明确、保护责任不落实、资金保障缺失、迁移保护审批不严格、构件流失严重、产权流转不畅、消防安全隐患突出、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,有明确的目的性提出了具体管理要求和禁止性规定,并依法设定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。

  实践中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:2023年4月,一座从历史走向当代的“活化石”,有很大的可能性最后一座“活着”的江南传统文人园林即将被拆迁。当我们感叹于一座以园林文明的城市,却没有影园的栖息之地时,庆幸的是,6月初好消息传来,当地政府决定保留修缮,作为公共景观使用,由此可见政府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决心与行动力。

  对既存在的古建筑加强修缮、注重文化价值和内涵:乔家大院作为5A级旅游景区却被摘牌源于在资本的运作下进行商业化开发,破坏了原本的美感和文化属性,令不少游客乘兴而来扫兴而归。这一反面教材为咱们提供有益的反思:加强对既存古建筑的修葺和完善工作,加注重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和内涵。

  复原技术为古建筑再现提供支持:圆明园自1707年始建到1860年被毁,150余年间改扩建频繁。2009年,圆明园启动数字化复原工程使得跨越300多年时光的“万园之园”在虚拟中重现。借助技术的便利性,人们得以走进历史深处,感受圆明园盛景带来的视觉震撼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?倘若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不加以重视,或许从此以后我们只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才能一览真容。

  古建筑,氤氲着历史的现场,见证和记录着历史。每一块土木,每一块砌石,每一个铆钉,每一片瓦砾、每一幢建筑都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情感,这些作为丰富历史信息的载体,它们被赋予了生命意义珍贵般的存在,一定不是某些群体眼中一堆毫无意义的砖块瓦砾,岂能一拆了之?拆了再又复建的“赝品”是否又能复刻到原建筑的真谛与精神内核?如若不能,形似而无神似的建筑除了占地以外,其存在的意义在哪?拆迁的出发点是为越来越好的发展和建设,但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,民间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也不可忽略。故而在拆除和保留之间,需慎重考虑三思而后行,毕竟拆除的这些古建筑对于子孙后代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!



相关文章